快师教育网站最新发布了2011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Ⅱ)卷,可供考生学习使用!2019年安徽成人高考报名已经结束了,考生复习工作也可以开展起来了。在复习期间,考生多做一些历年的考试真题,这样可以在更快的时间内了解成人高考各个科目试卷的命题规律,同时考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出答题技巧,以更好的状态来应对今年的考试。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宗臣《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悉气袭农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日:“为谁?”则日:“昨天之客矣。”则又怒日:“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日:“亡奈何矣,姑客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日:“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固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日:“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无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日:“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日:“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21.这段文字描绘了哪四种人的行为丑态?他们各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干谒者:奴颜婢膝;权者:贪婪虚伪;门者:狐假虎威;闻者:趋炎附势。(4分)
22.这段文字所描绘的拍马求宠之事经历了哪几个波折?(4分)
参考答案:一是进门难;二是拜见难;三是送礼难。(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全对4分)
23.“幸主者出,南面召见……起则五六揖始出。”这段文字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2分)
参考答案:细节描写(或“行动描写”)。(2分)
(一)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日:“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关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因何而起?(4分)
参考答案:由乐转悲。(2分)箫声。(2分)
25.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箫声的?(4分)
参考答案:一是直接描述箫声的哀怨情调;二是写箫声细长悠远的任余音;三是写箫声的感人效果。(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全对4分)
26.“余音袅袅,不绝如缕”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2分)
参考答案:通感(答“比喻”也算对)。(2分)
(三)阅读《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
齐王使①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日:“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日:“臣奉使使②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日:“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27.解释文中带点字。(4分)
使①: 发:
使②: 本:
参考答案:使①:派遣。发:开启。使②:出使。本:根。(4分)
28.赵威后两次对话的语气有何不同?在王与民关系的问题上,她与齐使的观点有什么区别?(4分)
参考答案:第一次是关切地询问,第二次是驳斥性的反问。(2分)
齐使认为:民贱王贵;赵威后则认为:民本王末。(2分)
29.“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这是采用了哪种推理方式?(2分)
参考答案:连锁推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
他穿上大衣,走进马棚,他的马在那儿站着。他想到燕麦,想到干草,想到天气……他孤单单一个人的时候,不敢想儿子……对别人谈一谈儿子倒还可以,至于想他,描出他的模样,那是会可怕得叫人受不了的……
“你在嚼草吗?”姚纳问他的马。看见它亮晶晶的眼睛,“好的,嚼吧,嚼吧……我们挣的钱既然不够吃燕麦,那就吃干草吧……对了……我呢,岁数大了,赶车不行啦……应当由我儿子来赶车才对,不该由我来赶了……他可是个地道的马车夫……要是他活着才好……
姚纳沉默一忽儿,接着说:
“是这么回事,小母马……库司玛?姚尼奇下世了……他跟我说了再会……他一下子就无缘无故死了……哪,打个比方,你生了个小崽子,你就是那小崽子的亲妈了……突然间,比方说,那小崽子跟你告别,死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
姚纳讲得有了劲,就把心里的话统统讲给它听了……
30.车夫姚纳为何要向小母马诉说内心的苦恼?这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4分)
参考答案:因为他几次找人诉说丧子之痛而碰了壁,心中的苦恼不断积压令他难以忍受,最后只得以自言自语的方式向小母马诉说。(2分)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自私和底层人民孤苦的处境。(2分)
31.“小母马嚼着干草,听着,闻闻主人的手”,从全文来看,这几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参考答案:小母马是通人性的,它默默地倾听主人的诉说,并给主人以安慰。(2分)马的有情与人的无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有力地深化了主题。(2分)
32.作者对车夫姚纳倾注了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同情。(2分)
(二)阅读郭沫若《炉中煤》一诗,然后回答33-35小题。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我想我的前身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为我心爱的人儿我活埋在地底多年,燃到了这般模样!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我自从重见天光,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燃到了这般模样!3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借“炉中煤”来抒情,这是什么表现手法?(4分)
参考答案: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答“眷念祖国的情绪,也对)。(2分)托物言志。(2分)
34.请说明“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两句诗的双重寓意。(4分)
参考答案:一是指自己的报国热情埋藏在心底多年,只有在“五四”以后,它才能像煤“重见天光”一样,得以喷发。(2分)
二是将“煤”引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以后,才焕发出生命的活力。(2分)
35.这首诗除了比喻和拟人之处,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参考答案:反复(答“呼告”也对)。(2分)
(三)阅读端木蕻良《黎明的眼睛》一文,然后回答36-38小题。
三月清晨,把窗子推开,第一片阳光便飞到人们的全身。对着阳光带进来的新鲜空
气,任谁都要深吸一口,说:春天来了!就这样,春天从窗口走近了我们。但是,可不要忘记,不是从有房子那天起,我们就有窗子。
我们的兄弟,爱斯基摩人用冰块建筑的房子,像个白玉的钟罩一般,是没有什么窗子的。过去的鄂伦春兄弟们住的“神仙柱”,因为没有屋顶,在屋里,到晚上可以看到头上的月亮和星光,也就无须开窗子了。
最早的人类山顶洞人走下山来,不知住过多少代,才懂得造个窝儿的时候,他们也只会模仿岩洞,把地挖个半截坑,上面再搭上个棚。至于窗子,就谈不上了。
房墙上开窗子是后来的事。随着窗子的开凿和扩大,人类文明的曙光也随着扩大。窗子,自从它出现的那天起,它就成为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成了自然和社会的纽带。
随着时间流逝,楼层的加多,窗子也越来越多了。看到高层的建筑,就会惊叹窗子是房屋最鲜明的象征。没有窗子的房子,几乎也就没法把它唤作屋子了。
有谁未曾享受过开窗的喜悦呢?打开窗子,突然见到青山闯了进来,打开窗子,看到柳色的清新,小燕的飞来……
窗子开了,用不着打招呼,新的空气就会猛扑进来。
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风沙飞入屋中。还有眼睛看不到的微尘,还有难发觉的细菌,有的是出面拜访,有的是偷偷是混了进来……
从古到今,多少诗人赞美过窗子,多少歌手歌唱过窗子,多少情人的眼睛凝望过窗子……
窗子的变化,是值得人们考察一番的。小小的窗子,几乎可以说,是文明的眼睛。在今后的日子里,窗子的变化会更加多种多样。
窗子的玻璃会随着时钟,自动调和射进室内的光线,窗子会随着明暗变换颜色。窗框上装有循环水,它可以为居室的主人带走很多他发觉不到的天敌,又可以送进来他需要而又不易得到的芳香和养分……
有的窗子不需开合。便能做到通风透光。它还可以把你不愿听到的声音关到外边,但是悦耳的琴声,它是不会阻拦的……
打开窗子吧!现在开窗子就不光是为了迎进阳光、空气,或者远眺青山的青、新柳的绿、燕子飞来的掠影。……而是迎接一个新的世纪!
36.作者为什么把“窗子”比作“黎明的眼睛”?除此之外,文中还运用了哪些关于“窗子”的比喻?(4分)
参考答案:因为“窗子”能反映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窗子的开凿和扩大,人类文明的曙光也随着扩大。”(2分)
“阳光的眼睛”、“空气的港口”、“自然和社会的纽带”、“文明的眼睛”。(答对两点1分,全对2分)
37.这篇文章的结构线索是什么?请具体说明这条线索在文中如何体现的?(4分)
参考答案:以窗子的发展变化过程为线索(或“以时间为线索”)。(2分)
先写人类过去不懂得开窗,再写窗子成了现代房屋的象征,又写今后窗子将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2分)
38.这篇文章是如何将知识性与抒情性结合在一起的?(2分)
参考答案:本文介绍窗子发展的历史,具有知识性;赋予窗子以某种比喻象征意义,则使文章具有了抒情性。(2分)
四、作文:50分。
3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斗转星移。岁月如流,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乡村在变,城市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在这时代的变迁中,人们惊喜着,感叹着,深思着……
请以“感悟变迁”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点击查看试题上卷→2011年安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Ⅰ)卷
评论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