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安徽成人高考 > 找学校 > 高起专院校 > 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动态 >
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以“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学做合一”理念为引领,实现“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扎实推进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化课程体系 精选课程内容
学院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于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按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坚持素质、知识、能力并重,以“课程设置基于工作岗位、课程内容基于工作任务、课程教学基于教学做一体化”为课程建设思路,灵活设置课程模块,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等构成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制(修)订课程标准,编写实训指导书。公共基础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适应专业课程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职业技术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注重知识构建的针对性、能力培养的应用性、质量评价的社会性、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学院持续推进网络课程建设,积极引进智慧树等网络课程资源,已建教育部高职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7门,在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2018年申报精品线下开放课程3门;鼓励师生使用微课、慕课、云班课等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2018年,学院共开设40余门网络在线课程,进一步丰富了学习内容和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丰富教学手段 改进教学方法
学院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积极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广泛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情境教学、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充分发挥学院信息技术资源优势,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以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标准为核心,结合职业活动要求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学院不断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持续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实施“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8年,持续开展《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分类教学改革以及《网络操作系统》《建筑CAD》《室内建筑设计》等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针对性,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建筑制图、电工、电子、软件开发、动漫设计与制作等真实(或仿真)职业环境、设备先进、软硬配套的35个校内实训基地(室);与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大唐辉煌传媒有限公司、上海极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京东方显示光源有限公司等112家企业合作建立了运行良好并有保障机制的校外实训基地,较好满足了各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
学院依据“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构建由实验、实训、综合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达55%以上;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和技术骨干参与制(修)订课程标准和实训指导书,突出实践性特点,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形成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暂行规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程》等实践教学相关管理制度,强化实验、实训、综合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安排“双师素质”专任教师,从行业、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实践课程的指导工作;持续实施“双证书”制度,鼓励支持学生参加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考试,毕业生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比例逐年提高,2018届毕业生获证率92.43%;积极组织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全国供应链运营管理大赛、安徽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安徽省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技能竞赛,2018年获省级及以上奖项150余人次;举办学院2018年(第四届)职业技能竞赛,共有2364名学生报名参加19个赛项的比赛,在全院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竞赛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学院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加强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专业、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基础性课程以具有专业背景、企业实践经历的专任教师讲授为主;综合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性课程主要由企业、行业技术技能骨干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讲授为主。学院通过“双师素质”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在职进修、企业锻炼、参加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加强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 推进优质资源共享
学院不断完善教材选用、建设与评价制度,规范教材管理,面向师生开展教材质量评价工作,优先选用适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省级以上规划教材、精品教材及行业企业优秀教材;鼓励支持教师开发实训指导书、特色校本教材以及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学院积极引进智慧树等优质网络课程资源,逐步扩大选修课程的开设范围;加强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线下开放课程、校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鼓励教师使用慕课、微课、虚拟仿真软件、云班课等方式开展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始终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教学质量标准,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体系。学院持续推进课程层面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加强课程建设过程监控和教学质量评估,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学、领导评教、同行评教、督导听课、师生座谈等多种形式,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跟踪指导,形成常态化的课程质量保证机制,促进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